從無線開始,簡化而便利:攝影師體驗,利用 NAS 將檔案整理工作化繁為簡

上一篇大致簡介了 NAS(網路儲存伺服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簡而言之就是一台自行架設的雲端硬碟,主機放在家中連上有線網路,這樣出門在外時也能連回家中存取檔案。

以攝影師 euyoung 的使用流程來說,相較於在沒有 NAS 之前,檔案都是從記憶卡挪出後存放在行動硬碟內,不僅個別硬碟容量有限、要查找檔案時還要先回想到底存放在哪個行動硬碟。而轉換為使用 NAS 之後可將硬碟中的所有檔案統一存放,而且其體驗的 Synology DS1819+ 只要利用 USB Copy 套件就可以完成原先存放在行動硬碟中的檔案的整理工作。

若出門在外臨時有檔案分享的需求,也可以自行產生分享連結,讓其他使用者直接連回 NAS 存取相關檔案、而攝影師經常使用的修圖軟體 Lightroom 也有其對應的編修、查找解決方案。

更多詳細的應用及說明,可見原文連結:攝影師數位筆記(二)從無線開始,簡化而便利


一、原有的硬碟資料轉移怎麼作會比較快速、穩定?

我原本的照片資料庫在外接硬碟裡面,照片的容量大概就佔了約將近7TB。我相信如果是長年以來的使用,這儲存容量是很尋常的。

所以問題來了,像我這樣比較倚賴「無線環境」來使用NAS的話,如果是利用自己的電腦,又是這麼大的容量,應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我找了一下NAS內的套件,覺得USB Copy這套件對我相當實用。

Synology DS1819+ 有實體的USB插槽,因此能直接把外接硬碟接上NAS,開啟這套件,就能夠依照需求,直接將需要的資料複製進NAS的空間。

由於是實體的傳輸(硬碟-USB介面-NAS),因此比起將外接硬碟接到自己電腦,再由電腦透過網路傳輸到NAS,會更穩定、可靠。

此外,我由於經常會外出工作、開會,因此若是將外接硬碟接到自己電腦後上傳,7TB的容量,可能需要數天的時間傳輸,隨時會離開的狀況,資料傳輸也很可能因此中斷。

所以我蠻推薦使用USB Copy來進行大量複製資料進NAS的運用。

二、相片展示的介面跟速度怎麼樣?

記得第一篇的時候有分享我其中一個主要用途就是希望可以有一個公開展示作品的自有空間跟方式。

以Synology內建的Photo Station來說,我覺得展示的方式蠻簡明的,分享跟權限也能設定的很仔細。

單張照片關於標籤、EXIF的呈現都蠻好的。

大家在意的連線速度,我目前使用100M/30M的光纖線路,以30M的上傳來說,在外面用行動網路連進自家的NAS,圖片的開啟大概都在1-2秒內就能開啟完畢,蠻方便流暢。

三、檔案的分享怎麼樣?

透過Synology Drive,其實分享檔案的方式跟Dropbox、Google Drive、One Drive很像,只要丟到NAS內某個位置,按下右鍵就能夠直接有分享連結。

當然,包含隱私設定、分享期限也都能有很明確的設定,我很喜歡。

我另外一個喜歡用NAS來分享照片跟建立照片展演的原因是,因為我都在家裡把這些檔案、照片準備好,由本機電腦傳送到NAS這段速度,是比本機電腦傳送到雲端來得快很多的。

2.5GB大小的檔案,大概只需要2分鐘,然後你就能透過外部網路存取、分享了。有時趕著出門的話,比起傳到雲端空間分享的時間會少很多。

四、在外面網路連進NAS,使用Lightroom編修、存取照片會不會很慢?

這幾個月我有更大量在外面工作,連進自家NAS的經驗。

我的作法是這樣,我將Lightroom的編目(*.lrcat)裝在自己的行動SSD外接碟上,便於移動時存取。

然後這份編目就會連回自己NAS上的照片資料庫(首先當然也要先透過網路讓NAS上的照片資料庫連線),我是很仰賴LR本身的照片整理的人,像是標籤、下色標、評等。

我也會直接利用LR本身的匯入功能,用自動建立資料夾的方式匯入。

速度當然不比直接在家裡使用NAS,不過也足夠使用,尤其考慮到我旅行、外出的時間真的是很頻繁,如果使用外接硬碟攜帶所有照片,以目前輕便的2.5吋外接硬碟來說,很難有超過8TB的容量。

此外,如果是直接利用LR的匯入功能將照片匯入NAS(其實就是上傳回家裡NAS),以我家裡網路上傳30M的頻寬,一小時約能傳7-8GB的大小,以一天旅行拍攝來說,應該不會花費過久的時間。

五、關於備份跟raid

三個月前我主要使用是三顆硬碟,一顆8TB存放照片;兩顆2TB,這組用來作Time Machine。

這三個月我後續又添購了兩顆8TB硬碟,跟第一顆8TB硬碟組成了Raid 5,因此能夠有16TB的容量給照片資料庫使用,然後保有一顆硬碟的容錯空間。

更多詳細的應用及說明,可見原文連結:攝影師數位筆記(二)從無線開始,簡化而便利

兔子: